发布时间:2025-10-14 16:31:44    次浏览
3岁以上的小儿睡觉时,不随意地将小便尿在床上,谓之“遗尿”,又称“尿床”。多由肾气不足,下元虚冷,病后体弱,肺脾气虚不摄或因不良习惯所致。3岁以下的小儿,由于脑髓未充,智力未健,或正常的排尿习惯尚未养成,而产生尿床者不属病理现象。 遗尿症必须及早治疗,如病延日久,就会妨碍儿童的身心健康,影响发育。病因病机(1)下元虚寒,肾气不足:肾为先天之本,主水,藏真阴而寓元阳,下通于阴,职司二便,与膀胱互为表里,膀胱为津液之腑,小便乃津液之斜,小便排泄与贮存,全赖于肾阳之温养气化。若小儿肾气不足,下元虚冷,不能温养膀胱,膀胱气化功能失调,闭藏失职,不能制约水道,则为遗尿。(2)脾肺气虚,膀胱失约:肺主一身之气,有通调水道的作用,膀胱的气化功能也依赖于肺的肃降功能。脾位中焦,五行属土,性喜燥恶湿而能制水。脾肺功能正常,则能维持机体水液的正常输布和排泄。若肺气虚弱,治节不行,气虚下陷,不能固摄,则膀胱不约,津液不藏;若脾气虚弱,不能散津于肺,则水无所制。故当肺脾气虚时,上虚不能制下,下虚不能上承,小便自遗,或睡中小便自出。(3)肝经湿热,火热内迫:肝主疏泄,调畅气机,通利三焦,疏通水道。若肝经湿热郁结,热郁化火,迫注膀胱则致遗尿。临床表现遗尿症的主要表现是每晚睡中遗尿,醒后方觉,面色无华,精神萎靡,食欲不振,大便稀薄,舌苔薄白,轻者数夜1次,重者每夜可遗尿1~2次或更多。 治疗方法(1)治疗原则:补中益气,温肾固涩。(2)推拿方法:小儿推拿有助小儿遗尿中医小儿推拿能达到温补肾气壮命之火,固涩下元补脾肺气虚,温阳升提通三焦水道之目的。 01、按揉百会穴:手法:以拇指按压称为指按,又称点法或指针法,取以指代针之意。按压时可以根据具体情况或在穴位上按之不动,或沿经络线进行缓慢的螺旋形移动。以手指指肚,吸定于一定部位或穴位上,做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旋转揉动。操作:拇指按或揉,称按百会或揉百会。 02、补脾经、补肺经、补肾经、补小肠:补脾经手法:以拇指侧面或指肚,在穴位上作直线推动。将小儿拇指屈曲,沿着拇指的侧面从指间一直推到指根。补肺经手法:拇指指面在穴位上作顺时针方向的旋转推动。旋转为补,称补肺经;由指端向指根方向直推为清,称清肺经。补肺经和清肺经统称推肺经。此处选用补肺经,旋推。补肾经手法:拇指侧面或指肚,在穴位上作直线推动。沿小指从指根一直推到指尖。补小肠手法:在小指尺侧(外侧)边缘,自指尖到指根成一直线。以拇指侧面或指肚在穴位上作直线推动。从指尖向指根方向直推为补,称补小肠;反之则为清,称清小肠。补小肠和清小肠统称为推小肠,此处为补小肠。 03、揉外劳宫:手法:以手指指肚吸定穴位上,做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旋转揉动。用拇指揉,称揉外劳宫。 04、推三关:手法:以食指、中指指肚在穴位上作直线推动。用拇指侧面或食指、中指面自腕推向肘,称推三关。 05、揉肾俞:手法:以手指指肚吸定于一定部位或穴位上,作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旋转揉动。用双手拇指或单手食指、中指分别在两侧穴位上揉动,称揉肾俞。06、按揉三阴交:手法:以拇指按压称为指按,揉法,以手指指肚吸定于一定部位或穴位上,做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旋转揉动。用拇指或食指按揉,称按揉三阴交。注意事项1)自幼培养孩子按时排尿习惯,夜间定时叫孩子起床排尿。2)已经发生遗尿者,要给予积极的治疗和适当的营养。3)平时勿使孩子过于疲劳,注意休息。以上介绍的这6个穴位,有详解的图集和视频,加子木微信184073973,可索取一份学习。